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下载,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企業(yè)管理 > 企業(yè)運營

企業(yè)運營

這3句話,是華為20年的思考濃縮

分類: 企業(yè)運營 創(chuàng)業(yè)詞典 編輯 : 創(chuàng)業(yè)知識 發(fā)布 : 10-22

閱讀 :582

編者按:本文轉自筆記俠,是對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博導張建君“企業(yè)文化與信仰”主題演講的整理稿。

管理無非就是兩句話:一個是了解人性,一個是超越人性。

所以今天講的內(nèi)容就是,了解人性和超越人性。

一、了解人性1.善惡論人性當中有善有惡。

首先我們回顧一下中國歷史上關于善惡的基本討論。

在中國歷史上的思想家里,關于善惡最早的討論是什么時候?是先秦時期,也就是春秋和戰(zhàn)國時期。

春秋和戰(zhàn)國時期,從孟子到荀子,再到韓非子,他們對人性就給出了非常明確的回答,并在不同的主張下面提出不同的社會治理方案。

首先我們看孟子,孟子主張的是人性向善。

有什么證據(jù)呢?我們可以從他的四端說里看出端倪。

什么是四端?也就是人的四個善良本性的來源。

他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人皆有之,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而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之所以成為人,與生俱來的四個善良的本性。

經(jīng)過后天的教育、教化、開發(fā)、培養(yǎng),自然可以在他們身上開發(fā)出仁、義、禮、智的品德來,這是孟子的主張。

我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前面兩個非常核心的善良來源。

第一個是惻隱之心。

惻隱之心就是同情心。

同情心誰都有,我們把同情心發(fā)揚光大就是愛的來源,就是愛的起點。

第二個是羞惡之心。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這個“義”可以被簡單的理解為正義,就是說當我們每個人做了一件傷害別人的事情時,你都會感到內(nèi)疚,感到自責,有時候會失眠,我們把這個發(fā)揚光大就是正義的起點。

孟子的主張是人心向善,我們作為管理者應該怎么做呢?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把“善”發(fā)揚光大。

這就是儒家關于社會治理的基本結論,儒家的主張就是仁愛,去愛人。

管理的出發(fā)點是“讓人愛”。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由孔子奠定的。

孔子主張仁,孟子主張義,仁的核心就是一個“單人”和“二”。

仁是什么意思?就是仁者愛人,仁者愛別人。

仁有高低兩個境界,也就是忠恕。

低的境界是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的境界是忠,就是要“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什么意思呢?自己要立,也要允許別人立、幫助別人立;自己要達,也要允許別人達、幫助別人達。

現(xiàn)在來講就是成全別人,幫助別人成功。

這句話聽起來很平實,但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有誰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成功呢?有誰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出彩呢?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既然如此,我們一定要成全別人,幫助別人成功。

當然這個世界上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能力,因為我自己還沒有成功怎么幫助別人成功?但是各位老板是有條件的,你立之后幫助你的員工立,你達之后幫助你的員工達,這是仁的最高境界。

在先天“向善”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修養(yǎng),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去掉人性中偽的、惡的成分,讓你變得越來越純粹,最終變成一個高尚的人,然后立人達人。

這也就是大學里講的順序,一個人先悟道修身,然后齊家,治理好你的家庭,在家庭和諧的基礎上治國,治國的前提下再來平天下,這就是儒家。

荀子在孟子之后,是儒家的最后一個大師。

他認為人性惡,但這種人性惡的觀念是人性當中有惡,不是主張人性本惡。

在人性有惡的情況下,我們該怎么做呢?還是有教化的空間,所以荀子的解決方案就是“禮儀加上法制”。

禮儀對他進行教育,進行開發(fā),如果不靈的話用法來規(guī)制,所以荀子的解決方案是禮法并用,教化和規(guī)制雙管齊下。

到韓非子就徹底的變成人性本惡,他認為人生來就是自私自利、趨利避害的,是惡的。

那么人性是赤裸裸的“惡”的情況下該怎么治理?法制。

所以法家主張的解決方案就是“讓人怕”,主張不養(yǎng)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

2.三種領導風格在儒家及法家的影響之下,企業(yè)里面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領導行為呢?根據(jù)臺灣大學鄭伯塤教授的研究,華人社會的領導身上大概體現(xiàn)出三種領導風格。

① 德行型領導德行領導什么特點呢?行為和品質(zhì)高超,公私分明、正直廉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華為是目前國人關注的對象,任正非在率先垂范上做的很是突出。

比如說在戰(zhàn)火紛飛的中東伊拉克,他親自到前線去看望一線的銷售人員,那幫人說趕緊走要不然有可能會出現(xiàn)不測。

任正非說假如我貪生怕死何來讓你們沖鋒陷陣,這就是領導者的率先垂范,這是儒家的主張。

② 仁慈領導仁慈領導什么特點呢?特別照顧體諒他人,對下屬特別寬厚,對下屬方方面面的關照。

比如說他的父母在鄉(xiāng)下得了病,你在北京找一個專家醫(yī)。

他的孩子上幼兒園沒有著落,你給他找一個幼兒園。

這都是施恩的表現(xiàn)。

施恩的最高境界在我看來一定是成全別人,讓別人在職業(yè)上成功。

施恩在中國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這跟西方不一樣,西方講工作是工作,工作之外跟我沒有關系,工作表現(xiàn)好就給你漲工資。

中國不一樣,中國施恩很多是工作之外的東西給你關心,比如剛才說給他的父母找一個專家醫(yī),給他的孩子找一個幼兒園,這都是中國式施恩非常典型的做法。

③ 威權領導威權式領導的風格是在下屬面前整飾自己的形象,通過教誨和懲罰展示權威,讓人怕。

3.如何做到恩威并施儒家是讓人愛,法家是讓人怕,大家說是讓人愛好還是讓人怕好?當然是讓人又愛又怕最好,那么如何讓人又愛又怕呢?恩威并施就可以讓人又愛又怕。

我們可以給哪些方面的恩呢?我們進行了簡單的總結,根據(jù)需求層次理論,每個層次下面都可以梳理出不同的恩和威。

第一是生理上的需要。

給他物質(zhì)獎勵,加薪,按照級別提供交通出差和餐飲補貼,提供帶薪年假,增加年假的時間,提供身體鍛煉的機會,比如說提供健身中心的健身卡,改善勞動條件,等等。

第二是安全上的需要。

比如說提供安全而穩(wěn)定的工作,這非常重要,安全感對員工來講,尤其是對于沒有創(chuàng)意精神的員工來講無比重要,給他提供工作的安全感,這是對他的恩。

第三是社會的需要。

比如說每年可以公款旅游一次,以部門為單位,或者以公司為單位,讓大家滿足休閑和交往的需要。

第四是尊重的需要。

人都非常講究尊嚴和面子,尊嚴和面子值錢么?值錢,尊嚴是有價的。

尊嚴的需要包括口頭表揚,比如說“你說的真清楚,這是你的優(yōu)勢,你是專家,你在這個事情上做得比我好多了”。

第五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我給大家分享兩個方式,授權與授責。

授權不如授責,大家平時對授權注意的比較多,但是我給大家建議的是授權不如授責來的效果好。

美國有個學者做研究,研究美國的兩個養(yǎng)老院,一個養(yǎng)老院就是進養(yǎng)老院之后什么活都沒有,混吃等死。

另外一個養(yǎng)老院是進入到養(yǎng)老院之后,給每個老先生、老太太都分配工作,有一些負責打掃廁所,有一些負責打掃院子,有一些人負責清理廚房,有一些負責整理花壇。

結果發(fā)現(xiàn)第二類的養(yǎng)老機構這幫老人平均活得比第一類長得多,因為他們有事干,因為他有責任感,因為他認為自己有用。

那么有什么“威”呢?剝奪生理的需要,剝奪安全的需要,剝奪社會的需要,剝奪尊重的需要,剝奪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比如說公平競爭當中末尾淘汰,很多組織一般不會用末位淘汰,造成人人自危、組織當中協(xié)作的氛圍降低。

所以末位淘汰是非常不好的做法,實際上剝奪了人的自我實現(xiàn)需要,也剝奪人的安全感。

恩威并施才可以做到讓人又愛又怕,接下來的問題是既要給人恩又要給人威,應該是恩在前還是威在前?現(xiàn)實當中要看碰到什么人。

在中國歷史上一般而言都是威在前,恩在后,只能先打后揉,先揉后打就沒有用。

為什么威在前恩在后?因為先給威嚴重降低他的希望,然后再給恩一下子感恩戴德。

今天在企業(yè)里面一定是連續(xù)的做威恩,不能指望一勞永逸。

在恩威的問題上我給大家支一招,那就是恩惠分次給予,打擊一次完成。

恩惠分次給予有幾種操作的方法。

第一種操作,給恩惠的時候一次不要給得太多。

比如說漲工資一年只能漲10%到15%,不能漲50%,你年年漲50%他的胃口馬上就上來了,他拿到這個漲的工資之后頭一個月感動,第二個月還好,第三個就覺得正常。

所以一年只能漲5%到10%,恩惠分次給予。

當然恩惠分次給予有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對于特別喜歡的人才一定要一次給足。

舉個例子,1932年希特勒在歐洲掀起排猶的浪潮,歐洲的猶太人紛紛開始在美國找工作。

愛因斯坦聯(lián)系普林斯頓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的校長問他期望的年薪是多少?愛因斯坦說三千美元。

大家猜猜看普林斯頓大學給愛因斯坦多少錢?一萬五千美元,是愛因斯坦期望年薪的五倍,一個善意的行動徹底買下了愛因斯坦對普林斯頓的忠誠。

對于特別想要的人才一定要一次給足,超過他的期待。

這個很簡單,比如說面試的時候會問他期望的年薪是多少,然后給他期望年薪的兩倍或者三倍,一下子買到他一生的忠誠。

第二種操作是恩惠分開給予。

組織當中的資源畢竟是有限的,不能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一個人,別人怎么在這里呆,別人就會很不平衡,就會離開。

所以一定要恩惠分開給予,分開給予的時候一定要根據(jù)每個人不同的需求給恩惠,比如說對家里面經(jīng)濟負擔比較重的人漲工資,而給那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他更在意的是職業(yè)上有所發(fā)展,你給他位置,對那些要名譽的給他五一勞動獎章。

打擊要一次完成對于公司當中特別不喜歡的人一次就讓他滾蛋,打擊一次完成,而不要留下后患,留在公司當中不痛不癢的,結果心里留下恨你的根,之后在公司當中就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組織破壞行為,這是打擊一次完成。

上面我們講恩威并施才能讓人又愛又怕,三種領導風格在儒家的影響下面就出現(xiàn)德行型領導和仁慈型領導,在法家的傳統(tǒng)下面就出現(xiàn)威權式的領導。

效果大概是這樣,仁慈型領導會讓員工產(chǎn)生感恩圖報的心理,而德行型領導則可能讓員工自動跟隨你的腳步,他就會順從。

總體來說,領導的效果:恩威并施最好,恩而寡威次之,有恩但是沒有威,再次之是恩威皆無,最差的是威而寡恩。

這里面有一個問題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恩威皆無比威而寡恩要好呢?因為你什么好處都沒有給大家,老是耍威風,你是誰,你憑什么,什么好處都沒有,只耍威風的領導是最差的領導。

總之,因為人性有善有惡,組織管理當中一定要剛柔并濟,有陰有陽,就像我們中醫(yī)一樣陽太旺就補補陰,陰如果太盛就去補補陽,陰陽平衡才是和諧狀態(tài)。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場上暴君,場下朋友,工作魔鬼,生活好人,這就是最佳平衡,這樣剛柔并濟才能起到效果。

剛是法家?guī)淼?,柔是儒家的教誨,儒法并用,這樣才能達到大治的境界。

4.制度的建設中國兩千年來,是以儒為主,我們的制度一直是薄弱的,但是現(xiàn)在市場經(jīng)濟的條件下必須要建立制度。

如何有效地建立制度?第一,制度設計的時候要合理,然后不斷的完善。

在制定制度階段一定要把所有的可能性想到,盡量讓制度沒有或者減少漏洞。

第二,程序正義。

你制定制度的過程一定要讓將來被這個制度管的對象參與,比如說你管員工,一定要有員工的參與,這樣他就認為這個制度是我制定的,必須要執(zhí)行。

第三,目的性。

要達成目標還要定期清理,商鞅變法之所以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富國強兵的目標明確。

第四,建立制度要做到領導率先垂范。

所以組織當中建立制度的權威首先要約束統(tǒng)治者。

第五,嚴格執(zhí)行制度和規(guī)則。

大家知道中國民營企業(yè)發(fā)展歷程大致是一樣的,剛開始肯定是游擊隊,游擊隊到一定的階段變成正規(guī)軍,變成正規(guī)軍的時候必要的做法就是建立制度,建立各種流程架構。

華為就是這樣的,剛開始是游擊隊,后來建立正規(guī)軍,做法就是請國外的知名機構做咨詢。

當時華為1個月花100萬美元讓IBM派幾個研發(fā)工程師手把手教研發(fā)管理,你想想看游擊隊變成正規(guī)軍,新的制度約束讓員工渾身不自在。

所以剛開始有很多人抵觸,很多人覺得那個東西水土不服,不適合中國企業(yè)。

這個時候任正非提出一個口號,一定要先僵化,固化然后再優(yōu)化。

5.物質(zhì)激勵與非物質(zhì)激勵當今的組織里面,你發(fā)現(xiàn)什么最有用,制度也好,文化也好,最后都沒有激勵措施有用。

激勵當中什么最有用呢?分錢最有用,組織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把錢分好,所以我們要把人性和激勵結合起來。

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xiàn)需求。

但低級需求滿足以后迅速就沒感覺了,所以應該有更高級的激勵手段來激發(fā)他們。

在我看來,激勵無非就是找到每個人的癢點,也就是每個人的需求,然后制定一個相應的激勵包而已。

只有需求得到滿足的人才會成為人格健全的人,人格健全的人,人性當中正面的元素才會被激發(fā)出來。

激勵大致可以分為物質(zhì)激勵和非物質(zhì)激勵。

① 物質(zhì)激勵比如說華為強調(diào)奮斗者為本,一定不能讓雷鋒餓肚子,這是任正非的理念。

中國多數(shù)民營企業(yè)是老板的企業(yè),所以最后企業(yè)利潤歸誰?歸老板,而華為不是這樣的,是利益相關者,員工就是這個企業(yè)的主人。

華為今天有18萬員工,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員工持有華為股份,任正非作為一個創(chuàng)始人占的股份不會超過1.2%。

② 非物質(zhì)激勵非物質(zhì)激勵包括愿景激勵、事業(yè)激勵、感情激勵等等。

舉個例子,鳳凰衛(wèi)視從1997年開播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全球華人社會最有影響力的媒體,鳳凰衛(wèi)視在激勵上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

這些招多數(shù)都是非物質(zhì)激勵,比如資源本身人格化,品牌人格化。

什么意思?你看鳳凰衛(wèi)視的欄目基本上都是以主播的名字來命名的,比如魯豫有約等等,全都是以主播的名字命名,欄目辦得好壞事關主播的臉面,主播一定有12分的動機把欄目辦好。

鳳凰衛(wèi)視的老板劉長樂說:“西方企業(yè)是理性的、制度化的,也強調(diào)凝聚力,但他們的鼓勵機制和我們不一樣,他們更多是靠報酬、責任心、職業(yè)道德。

中國企業(yè)習慣于用感情感召的方式來激發(fā)員工努力為公司工作,靠的是一種大家庭式的情感紐帶。

鳳凰的企業(yè)凝聚力靠的就是情感,只有在感情上融合溝通,公司員工才能對管理者有充分的信任,這也是企業(yè)邁向人文管理的核心。

”心理按摩也是非物質(zhì)激勵的做法。

心理按摩分兩種,一種是下對上的按摩,一種是上對下的按摩。

我們堅決反對下對上的按摩,但是我們支持鼓勵上對下的按摩,因為你不能要求員工當圣人,每個員工身上都有缺點,你一定要根據(jù)他的特點對他進行按摩。

上對下的按摩怎么做才能恰到好處?我給大家提供2個建議。

第一,你夸下屬一定要真誠。

如何做到真誠呢?懷著感恩的心就可以做到真誠,如果你感謝員工對公司做出的每個貢獻,感謝員工取得的每一點進步,懷著感恩的心就可以做到真誠。

如果你夸員工夸的不真誠,員工也不是傻子,他可以聽出好壞話來,員工會以為老板是不是在諷刺我,那就沒有效果了。

第二,夸員工的時候一定要有針對性。

什么意思呢?你夸的一定是他身上有的,一定要花功夫了解每個員工的工作。

公司當中定戰(zhàn)略是老板的事,那么戰(zhàn)略定好之后,管理者的職責就是了解每個員工的工作,從而有針對性地激勵。

二、超越人性打造卓越文化管理不僅僅是要了解人性、順應人性,更要超越人性,激發(fā)人性當中的善,而建設卓越文化就是超越人性的途徑之一。

制度控制有它的必要性,但是大家也要認識到制度控制的不足,因為制度控制是后設的,不是前設的,只有出了問題才會設定一個制度。

制度再嚴密也百密一疏,你沒有辦法把所有可能的問題預想到,而且,制度非常嚴密之后會讓員工產(chǎn)生逆反心理,你越是嚴格控制,他越是想看看有什么漏洞。

對于90后,如果制度控制特別嚴格的話,對他來講不是一個好事情,一定要有開放、平等的文化,讓他能夠隨意發(fā)揮自己,這才是今天管理當中必須要面對的。

任正非說生意終將死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你看歷史上基業(yè)常青的企業(yè),惠普、IBM,之所以能夠有將近一百年的歷史,都跟非常強的文化有關,他們的業(yè)務不斷的變,他們的競爭場域不斷在變,但是文化的核心沒有變。

1.文化是什么?文化是理念、文化是氛圍、文化是磁場、文化是性格、文化是習慣。

文化的最高境界一定是習慣,心靈深處的習慣。

心靈深處的習慣就是文化,什么意思?當你遇到一個情景的時候,會自動自發(fā)的作出某一種反應,根本不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

這就是文化,未經(jīng)提醒的自覺,內(nèi)心深處的習慣就是文化。

文化有兩個定義,一個是寬定義,一個是窄定義。

文化的寬定義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東西,就等同于文明。

當然,文明、文化是有層次的。

外圍的是物質(zhì)文化,中間是制度文化,核心的是價值觀和信仰。

制度文化在國家層面是憲法和法律,在組織當中是各項規(guī)章制度,包括財務制度、人力資源制度等。

文化的核心層面就是價值觀和信仰,中國人兩千年來一直是以儒家為核心,其次是道教和佛教,這就是核心的價值觀和信仰文化。

文化的窄定義是,文化是一群人共同擁有的核心價值觀和外顯化的行為方式。

而核心的價值觀我們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何判定這個組織的文化風貌和精神風貌呢?從外顯化的行為方式來倒推。

關于企業(yè)的文化建設,葛蘭西的霸權概念可以提供一些啟發(fā)。

霸權是什么意思呢?有兩個定義,第一個定義是coercion加上consent,這就是霸權,coercion是強迫,consent是同意。

所以霸權就是強迫加同意。

第二個定義就是 presentyour own interest as interest of all。

把你自己的利益表述為所有人的利益,把你自己的夢想表述為所有人的夢想。

老板在企業(yè)里面建設文化,就是把自己的利益表述為所有人的利益,把自己的夢想變成所有人的夢想,這就是霸權。

當李彥宏動員別人加盟百度團隊的時候他就這么說,讓我們兄弟幾個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中國人的搜索引擎。

這是李彥宏自己的夢,但是他把它變成所有人的夢,所以百度就是李彥宏的文化霸權。

但是你提出的這個東西一定要代表先進文化,代表多數(shù)人的利益,多數(shù)人才會接受你的理念。

2.文化資本是企業(yè)的護城河近代以來,從馬克思開始,西方很多理論家根據(jù)自己的標準把人分成不同的階級,馬克思根據(jù)經(jīng)濟資本把人分成資本家和工人,分成資產(chǎn)階級和無產(chǎn)階級。

包括廠房、土地、機器,還有流動資金這些都是資本,有資本的成為資本家,沒有資本的成為工人,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這就是經(jīng)濟資本的概念。

上個世紀,芝加哥大學經(jīng)濟學的貝克教授提出第二種資本——人力資本。

德國和日本之所以能夠迅速實現(xiàn)經(jīng)濟復興,是因為人力資本,是全體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技能的總和。

后來社會學家又提出新的資本叫社會資本,也就是人際關系網(wǎng)絡。

你認識誰,你認識的這個人手里有多少資源,你認識的人在你困難的時候會不會出手幫助你,這就是社會資本。

文化資本是品味,是底蘊。

貴族最重要的定義就是文化品位比較高的人,人類基本上追求的順序大概是富貴雅。

基于資源的企業(yè)觀認為企業(yè)的競爭優(yōu)勢來源于企業(yè)獨特的資源。

第一,這個資源是有價值的;第二,是不可復制的;第三,是稀缺的。

 當你打造你的護城河,讓其他的競爭對手更難復制,哪個最難復制?文化資本最難,社會資本次之,人力資本再次之,經(jīng)濟資本最容易。

人力資本,你有錢總是可以挖非常厲害的人。

社會資本對于大家來講是什么?是企業(yè)的口碑,在你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你的合作伙伴在多大程度上會出手相助。

這需要你長期的積累,需要積累你的商譽。

文化資本,也就是一群人身上體現(xiàn)出現(xiàn)的獨特的精神魅力,這個是最難復制的,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只有文化生生不息,文化是企業(yè)最高的護城河。

松贊酒店內(nèi)景3.偉大的企業(yè)目標建立偉大的企業(yè)文化,從而超越人性的重中之重是如何設立一個偉大的企業(yè)目標。

偉大的企業(yè)目標包括哪些呢?我總結有四種。

第一種,探索發(fā)現(xiàn)。

創(chuàng)新、冒險、好奇心、求知欲,雷軍前些年在他們公司的年會上說了一句非常振奮人心的話,他說“我們要去到別人連夢想都未曾抵達的地方”。

第二種,利他主義。

利他主義意味著什么呢?比方海底撈充滿了利他主義,海底撈的員工給顧客提供“變態(tài)式”的服務,你說他自己有沒有成就感,有啊。

當你給了別人一個關愛,別人對你特別感謝,那時候你獲得的成就可能是更持久的。

第三種,追求卓越。

比方說蘋果,蘋果是一個追求卓越,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典范。

喬布斯的養(yǎng)父在打家具的時候跟喬布斯說了一句話,你不能因為別人看不見里邊就忽視它的存在。

 ▲ 長按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這個理念給喬布斯后來的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帶來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第四種,英雄主義。

英雄主義包括什么特點?雄心膽量、勇敢自信、堅定。

華為建立不到十年,任正非就夸下??谡f,二十年之后電信市場三分天下,華為必有其一。

華為的競爭優(yōu)勢來源于管理體系與文化體系,管理體系是硬的,而文化體系是軟的,一軟一硬相得益彰。

它的管理體系是完全從西方學的,所以今天的華為既是中國的公司,也是西方的公司。

它的戰(zhàn)略是由美世給它提供的,它的商業(yè)模式是貝恩給它提供的,它的財務管理是畢馬威等給它提供的,它的品牌管理是正邦和奧美給它提供的,等等。

這是它的管理體系。

另一方面,華為也有強大的文化體系。

任正非說,組織的統(tǒng)一必須建立在思想和文化建設的基礎上。

華為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特點是靠創(chuàng)業(yè)者的艱苦奮斗、遠見卓識、超人的膽略,使公司發(fā)展到初具規(guī)模。

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目的是可持續(xù)發(fā)展,各項工作與國際接軌。

它的特點就是要淡化企業(yè)家的個人色彩,強化職業(yè)化管理,把人格魅力、牽引精神、個人動力變成一種氛圍,讓它形成一個場,以推動和導向未來發(fā)展。

而氛圍和場就是文化作用的機制。

華為的文化經(jīng)過多次演變,最后濃縮為三句話,“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長期堅持艱苦奮斗。

”這三句話是經(jīng)過二十年思考濃縮出來的,講的非常到位。

第一,以客戶為中心。

這是華為所有競爭力的來源,所有價值產(chǎn)生的來源,要求華為的每一個員工必須知道我們的價值是怎么來的,那就是給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

第二,以奮斗者為本。

華為是一個讓員工在這個過程中獲益的公司,以奮斗者為本,不能讓員工吃虧,華為的員工一半都有股份,以奮斗者為本。

第三,長期堅持艱苦奮斗。

這是華為防止富貴病,高瞻遠矚的做法。

一個企業(yè)成功之后會怎么樣呢?會驕傲自滿、得意忘形,公司里面的各種官僚主義全出來了,你一旦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時候,失敗的種子就種下了。

三、文化建設模型最后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提出來的一個文化建設模型。

這個模型的前提是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設,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設分三步:第一步是理念,就是你今天看了一本書,或者到美國硅谷轉了一圈,受到了啟發(fā),從而提出了一個理念。

第二步是氛圍,理念必須要向前推進,才可能真正地落地生根,氛圍就是要形成規(guī)范。

第三步,將氛圍做到習慣,習慣已經(jīng)到了個人層面。

什么樣的力作用于這三個階段呢?第一,高層領導的帶動力、目標愿景的牽引力作用于理念。

第二,中層領導的傳輸力、文化活動的感染力作用于氛圍。

第三,英雄人物的示范力、激勵機制的保障力作用于習慣。

讓一個理念變成員工的習慣:第一個是英雄人物的示范力。

什么樣的人在職場上提拔最快,對員工來講發(fā)出了明確的信號,這就是英雄人物的示范力。

第二個就是激勵機制的保障力。

激勵機制是塑造員工行為的硬性力量,如果要注重創(chuàng)新,一定要把創(chuàng)新者變成英雄。

10-22

下一篇:大公司背后的底層邏輯,往往不超過這10個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獨角獸如何煉成?這30個秘密大佬們絕不會公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