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南京一市民換房成本達到78.48萬元 市民劉先生,正準備將手上唯一的小房子賣掉,然后換一套大房子。
然而,個稅新政一出,他算了一筆賬,發(fā)現(xiàn)他一買一賣,總交易成本竟然高達78.48萬元,讓他無法承受。
劉先生在龍江的辰龍雅苑,有一套42平方米的精裝修酒店式公寓,是2009年以總價49萬元買的,因為是65年住宅性質(zhì),所以能落下戶口,而且還是旁邊一所小學的學區(qū)房。
由于即將結(jié)婚,劉先生想把這套房子賣掉,再買套三室兩廳的大房子,作為婚房。
目前劉先生已經(jīng)把這套房子掛到搜房、365等網(wǎng)站的二手房頻道,掛牌價為82萬元,而且是凈得價。
他算了一下,如果按差額20%征個稅,這套房的個稅將達到:(82萬一49萬)X 20%=6.6萬元。
比現(xiàn)行政策按總價1%繳8200元個稅,要多5.78萬元。
加上總價1%的契稅,5.6%的營業(yè)稅,以及2.4%的中介費,總交易成本達13.98萬元。
這還只是賣房時的總交易成本。
劉先生準備到奧體一家樓盤買套120平米的二手房,房主報出的凈得價為300萬元。
由于房主2009年買房時的價格是120萬元左右,差額達180萬元,光個稅就要繳36萬元。
劉先生還要繳總價1.5%的契銳,5.6%的營業(yè)稅,以及2.4%的中介費,加起來是28.5萬元。
總交易成本達到64.5萬元。
劉先生這么一算,賣房的總交易成本13.98萬元,買房的總交易成本達64.5萬元,加起來總成本高達78.48萬元。
他對此膛目結(jié)舌:“以小買大的換房成本,跟我賣掉手上這套房子的總價82萬元,差不多了!那我怎么還換得起房?” 郁悶的劉先生,只能放棄換房。
買房故事 準備買婚房的犯了愁:兒子結(jié)婚成本一下多了20萬 站在房產(chǎn)交易中心附近的報紙閱讀欄前,60歲的市民胡先生緊鎖眉頭,和旁邊駐足的路人,交流著信息。
面前的報紙標題寫著“房價差額100萬,要交20萬個稅”。
“我兒子結(jié)婚的成本,一下多了20萬元。
”胡先生告訴記者。
胡先生說,他前兩天就看到的這條新聞,這讓他有些意外:“我們剛和賣房人談攏價格,合同還沒簽,估計是趕不及在政策執(zhí)行前過戶了。
要是這樣,稅費一項就要多交20萬元。
” 胡先生告訴記者,他們看中的是江寧上海明珠花園的一套二手房:“房子100平方米左右,總價大概120萬元,價格也是剛剛才和房主談攏的。
”胡先生說,這房子是給兒子做婚房用的:“兒子快30歲了,才結(jié)婚,這是他的首套房。
按照之前的計劃,首付3成,也就36萬元。
”胡先生說,他和兒子好不容易湊了40萬元,打算做首付和繳稅用的:按舊政策算的話,個稅也就1萬多元,40萬應該夠了。
前天胡先生看到出新政的消息,立刻打電話給房主,問房主房屋原價:“房主說當時買的時候房子才20萬元左右,差額差不多在100萬元左右。
雖然房子已經(jīng)滿5年,但因為不是唯一住房,要是按照新政執(zhí)行按差額的20%征收個稅,光個稅就要交20萬元。
”胡先生說。
“價格才剛剛談攏,要是等簽完合同、等貸款發(fā)放,至少要一個月,那時候肯定要趕上按新政收取個稅了。
”這讓胡先生大為煩惱:“賣家不會支付這筆費用的,肯定會把這20萬元轉(zhuǎn)嫁到我們頭上。
可是我到哪里去湊這多出來的20萬元阿!”
下一篇:深圳投資客買小產(chǎn)權(quán)房像買菜:半年可掙三五萬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創(chuàng)業(yè)者省錢,需打好四張“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