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本文是福布斯2000年7月對馬云的專訪。
阿里巴巴上市前夕,回顧馬云過去15年的歷程,其中一個里程式的事件,是他成為首個登上《福布斯》雜志國際版的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和企業(yè)家。
那個馬云“張牙舞爪”的著名封面,讓全世界認識到了中國創(chuàng)業(yè)者的面孔。
2011年,《福布斯》再度采訪馬云,美國版以“中國公司面孔”為題發(fā)表了封面文章(《福布斯》中文版的封面標題是“中年馬云”)。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并可能成就史上融資最多的IPO,使馬云真正成為中國企業(yè)家的面孔。
像兔子一樣敏捷 像烏龜一樣耐心Justin Doebele,2000年7月17日我們在距離上海兩小時車程的一個湖邊度假村的舞廳里。
現在是晚上11點。
舞廳里懸掛著紅色天鵝絨帷幕,閃爍著鐳射燈光,120個男男女女擠滿了房間,其中大多數還不到30歲,他們都是阿里巴巴的員工,已經等待了一個小時,準備聆聽他們的領導人馬云講話。
舞廳里突然爆發(fā)出一片掌聲。
但見一個身型瘦小、顴骨凹陷、頭發(fā)雜亂、笑容調皮的人抓起麥克風。
他身高五英尺,體重只有100磅多一點。
這個小男人把互聯(lián)網的商業(yè)應用引入中國。
雖然從法律上講,阿里巴巴的總部設在中國香港,但其根基及大部分業(yè)務均在中國大陸,而且馬云是大陸公民。
1995年3月,也就是在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chuàng)立亞馬遜的同一年,馬云注冊了中國的第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
該公司為中國企業(yè)提供黃頁服務。
今天,阿里巴巴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進口商和出口商牽線搭橋,實現了不到100萬美元的年營收。
對于馬云而言,這只是個開始。
現在他的遠大抱負是走向全球。
他的目的無外乎讓價值6.8萬億美元的世界貿易(零售價值)實現網絡化。
以阿里巴巴網站為平臺。
該網站讓買家和賣家找到彼此,比如說,為西藏的供應商和巴塔哥尼亞的買家牽線搭橋。
一位想要購買1,000副網球拍的美國人在幾十家潛在供應商中搜索,了解他們的貿易條件。
阿里巴巴聲稱擁有來自194個國家的超過20萬名注冊會員,不過目前其中70%是中國人。
你可以從加納購買魚粉或者從意大利購買雨刮器;700多個不同的產品按照類別和國家分類。
該網站用中文和英文發(fā)布,最近推出了一個獨立的韓文版阿里巴巴。
信息發(fā)布是免費的,但實際上無法通過該網站做交易。
阿里巴巴幫助供求雙方建立聯(lián)系,而交易是在線下或者通過電子郵件敲定的。
阿里巴巴希望從附加功能中獲得營收,并最終實現盈利。
貨物運送、貿易融資、現場檢驗、質量控制以及保險是可以為該網站賺錢的一些服務。
此外,馬云還希望通過向會員提供付費服務以及廣告和促銷活動來賺錢。
除了一些廣告之外,阿里巴巴還沒有提供上述這些服務,但馬云說,他預計很快會在其網站上推出。
阿里巴巴已經擁有滿意的客戶,其中之一是中國安徽蕪湖萬隆貿易公司的羅伯特·郭(Robert Guo),他的公司是一家小型紡織和輕工貿易公司。
郭說:“過去三個月以來,我已經從該網站上得到了三份價值10萬美元的合同,這些只是大買家,我們還從該網站上得到了許多較小的合同。
”菲律賓凡吉爾斯服裝公司(Van Gils Garments)的尼爾森·戴(Nelson Dy)在奎松市德孟特(Del Monte Quezon City)生產T恤及其他服裝。
他在阿里巴巴網站上平均每天得到10個問詢。
戴說:“有兩位來自阿里巴巴網站的潛在買家很快會在菲律賓與我會面。
”市場研究公司IDC駐香港的互聯(lián)網行業(yè)分析師馬修·邁克加維(Matthew McGarvey)說:“阿里巴巴已經在亞洲交易模式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阿里巴巴這樣的網站向交易過程注入了透明度。
”然而,在其他地方,阿里巴巴面臨著許多競爭。
瞄準這個巨大市場的并不只有馬云一個人。
有些公司正在試圖跨產業(yè)聚集大買家——他們主要是在美國和歐洲,就像Commerce One和Ariba這兩家企業(yè)對企業(yè)(B2B)網站正在做的事情。
有些公司則是面向一個單一行業(yè)的垂直B2B網站,比如金屬行業(yè)的E-Steel以及汽車行業(yè)的Covisint。
阿里巴巴具有更大的雄心壯志。
馬云希望該網站成為既面向全球,又跨所有產品的水平B2B網站。
但他很可能已經選擇了最佳的起點:亞洲,有人估計,世界上約有70%的出口企業(yè)設在亞洲。
僅在中國就有大約40萬家出口商,而且未來還會更多。
毫不奇怪,馬云最大的三家對手中有兩家是亞洲公司,總部位于香港的環(huán)球資源(.globalsources)以及總部位于舊金山的美商網(MeetChina)。
雖然美商網總部設在美國,但它的側重點是為中國出口商建立一個電子交易市場。
由中國政府支持的上市公司華潤集團持有該網站的少數股份。
美商網表示,計劃在一年內擴張到其他亞洲市場,以便更加直接地與阿里巴巴展開競爭。
該網站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美國人托馬斯·羅森塔爾(Thomas Rosenthal)說:“我們想讓從中國購買1,000輛自行車就像從亞馬遜購買一本書那么容易。
”第三個對手是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Industry to Industry公司(.i2i),由世界經濟論壇創(chuàng)始人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領導的一家基金會的私募投資公司資助。
該公司創(chuàng)立于1998年底,側重于四個行業(yè):化工、能源、零售商品以及工程建筑。
下一篇:雷軍犯下的馬基雅維利主義錯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京東闖關年:劉強東的4張底牌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