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詞典網(wǎng) 創(chuàng)業(yè)知識學習分享
近日關于家樂福入華20年首推便利店的新聞引起了廣泛討論,這家以橙色為主色調(diào)的便利店平臺“easy便利店”,單從名字上便能看出家樂福的開店初衷。
讓零售變得easy,讓實體空間變得小而貼近消費者。
也許它還承載著家樂福的零售O2O的大夢想,使它可以成為家樂福網(wǎng)上商城的自取或配送渠道。
近幾年,隨著零售O2O概念的廣泛普及,單純的實體或線上模式都面臨著迫在眉睫的轉(zhuǎn)型壓力。
全渠道、移動購物、O2O或者正是這個時代的零售業(yè)態(tài)剪影,當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可以有更多便捷的、實時的購買通道時,原本的實體零售受到了重創(chuàng)。
超市、購物中心、百貨公司等等都在電商的普及下不得不思索轉(zhuǎn)型。
而小型便利店和O2O模式又成了大家的共識。
或許更貼近民居或?qū)懽謽堑男⌒蜕痰陮τ趧澐窒M者來說更有成效。
品類不多的便利店更多的是解決消費者的應時需求,單從這個角度來說,便利店的存在對于零售企業(yè)來說更能打響知名度并獲得認可。
本文將盤點五家零售巨頭開設便利店的案例,在它們身上或者能看到零售O2O的未來輪廓。
沃爾瑪便利店品牌“Walmart to Go”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于美國時間2014年3月19日開業(yè)其第一家便利店,取名為“Walmart to Go”。
該便利店從3月15日開始試營業(yè),經(jīng)營著大量便利食品,包括包裝食品、寵物食品、嬰兒日用品、冷凍食品、奶制品、啤酒、香煙等。
除此外還包括賀卡、花卉、書刊雜志、ATM及和加油服務。
為了消費者的用餐需要還增加了快餐的銷售。
從沃爾瑪?shù)谋憷陣L試可以看到,全球零售巨頭正在著力在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上面,小型便利店能在很大程度上節(jié)省運營成本,同時精選品類又能夠滿足更多的消費者需求,吸引更多有即時性需求的消費者。
這是沃爾瑪在既有品牌基礎上的一種延展。
據(jù)其美國CEO比爾·西蒙表示,“便利零售是一個新興的領域,沃爾瑪對此很感興趣。
”目前這種便利店還并未開到中國。
麥德龍便利店“合麥家”與家樂福相同的是,麥德龍的第一家便利店“合麥家”也選擇開在上海,并且是在其普陀門店的邊上,這家80平米的便利店是麥德龍在中國市場的零售業(yè)務的新探索。
與其他家自營的模式不同的是,“合麥家”采取了加盟商模式,對于加盟商,除了會為他們留出20%-25%的利率空間外,還會為他們提供大部分商品。
據(jù)其中國區(qū)總裁席龍介紹,為了保證服務質(zhì)量和品質(zhì),對于加盟商的遴選麥德龍采取非常嚴厲的方式。
另外,深耕零售業(yè)多年的麥德龍在食品安全、物流配送、進口商品、渠道等方面都有優(yōu)勢,對于加盟商來說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因此,對于合麥家的發(fā)展空間,席龍充滿信心。
永旺超市小型食品超市“My Basket”便利店在日本的發(fā)展更為成熟,普及和接受程度都更高。
除知名的7-11外,永旺超市旗下的小型食品超市“My Basket”同樣非常受歡迎。
在日本,類便利店形式除了能提供一日三餐以外,還包含日常所需的繳費、充值、取款、打印等增值服務。
“My Basket”是根據(jù)商圈人群細分而定,服務人群多是中老年人,因此其店內(nèi)的商品多以大米和生鮮食材為主。
借助于永旺集團的整體采購能力,“低成本”是其主要競爭優(yōu)勢,在小商圈特定人群中可以很快打出知名度、實現(xiàn)差異化。
同時小型店的便利性和商圈內(nèi)的服務體驗也是大型店難以提供的。
華潤萬家便利店“VanGO”華潤萬家是中央直屬的國有控股企業(yè)集團、世界500強企業(yè),其便利店品牌“VanGO”最開始起步發(fā)展于香港和深圳地區(qū),并有不錯的市場占有率。
而其在內(nèi)地的擴張是2012年10月18日于杭州開始。
截止目前其在杭州已有47家店,21家地面店,26家地鐵店,并計劃年底在杭州本地開到56家。
華潤萬家的開店策略則選擇地鐵商圈,圍繞著地鐵客流量的實時需求選取品類。
目前單店約有3000種商品,以即時消費、小容量和應急性為主,其中鮮食熱食是其核心競爭力。
除此外,VanGO還配備ATM,手機充值、公交卡充值、水電繳費、機動車違章繳費,信用卡還款、銀行轉(zhuǎn)賬、余額查詢,支付寶付款等便民服務,附加的便民服務更是其吸引消費者駐足的一大原因。
除香港、深圳、杭州,其 “VanGO” 便利店也已經(jīng)進駐到蘇州、廣州、北京等城市。
天虹商場便利店“微喔”跨地域連鎖百貨天虹商場今年7月18日在深圳開設了第一家微喔便利店,截止目前,已在深圳南山區(qū)、羅湖區(qū)、福田區(qū)共開設了四家。
天虹計劃今年開設10-12家便利店。
據(jù)其便利店負責人朱艷霞介紹,便利店的形式對于天虹商場來說是做實商圈,架構最后一公里服務的關鍵一步。
微喔的存在形式除了滿足日常的商品需求外還要滿足更多的生活需求。
因此在微喔的便利店內(nèi),除了1500個品類外,還包含有ATM、復印打印、收發(fā)快遞等服務。
同時,微喔也肩負著實現(xiàn)天虹商場O2O閉環(huán)的夢想,消費者到便利店中,不僅可以購買商品,還可以通過店內(nèi)IPAD端對接到天虹商場的PC端的“網(wǎng)上天虹”以及移動端的微店等端口,以此寄托實現(xiàn)網(wǎng)訂店取的大使命。
便利店已然成為了當下的香餑餑,除了大型的零售企業(yè)進行自有品牌的便利店建設外,包括京東、1號店等在內(nèi)的大電商平臺也在聯(lián)手各地的便利店資源進行整合。
主要原因如下:1、社區(qū)O2O的大熱,使得離消費者更近的便利店資源成為了大型零售平臺的首選合作伙伴;2、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使命;3、未來可延展空間大,除了商品零售外,還可包含生活服務等多條業(yè)務分支;對于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線上平臺來說,便利店都是做實O2O業(yè)務的一種延伸,也是占據(jù)商圈打造知名度的有效手段。
目前國內(nèi)的便利店服務正呈現(xiàn)一個上升的態(tài)勢,但并未實現(xiàn)井噴式增長,當越來越多的零售企業(yè)意識到便利店的重要性后,未來會如何發(fā)展,值得期待。
下一篇:中小服裝品牌如何突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抓住商機好創(chuàng)業(yè):情人節(jié)開花店如何才能更賺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